北京总部(全国通用)
400-090-3910
上海分部
13911340419
广州分部
13161766437
供应链金融作为一个金融创新业务在我国发展迅速,作为中小企业的融资工具有着深厚的产业根基,从产业中来,到金融中去,颠覆了金融“基于金融而金融”的模式,打开了另一扇窗,兼具金融的爆发力和持久力,在民营资管借助互联网平台大举进军供应链金融市场的宏观背景下,供应链金融与互联网金融领域的融合发展,或将成为金融领域创新的又一个新“风口”。
事实上,在传统的银行类金融机构之外,越来越多的民营资产管理行业和互联网金融平台开始涉足供应链金融服务。具体来看,供应链金融解决了多方痛点:对于融资服务的直接受益者而言,中小企业获得了全新的融资工具,基本弥补了其融资成本在银行借款成本与高利贷借款成本之间的空白;对于产业链中的核心企业而言,转型升级的诉求通过金融服务得到了实现,让其在产业链中的核心价值得到变现;对于资金供给方而言,可对融资企业及其所在的行业环境、所处生产线的地位进行综合授信,将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同时扩大业务量,实现双赢。但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银行类金融机构一直是供应链金融服务市场的“主角”。与此相应,传统银行模式对于资产资质、抵押物等“高门槛”要求,依然让广大中小企业难以享受到供应链金融服务。
在实体经济运行中,存在大量融资需求,但是这种融资往往需要土地、固定资产等相应的抵押物,这样的条件并很多企业并不能满足。以至于真正能够从银行拿到钱的中小企业,其实很少。然而,随着民营资管公司和互联网金融平台大举涉足供应链金融,针对中小企业的市场“蓝海”被逐渐打开。目前来看,主要有两大行业比较适合这一类供应链金融服务。一是,除大宗商品交易外的贸易业,尤其是与生活关联度较高的贸易行业,如汽车后市场等;二是,生产企业的上游,例如原材料加工等。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使贸易渠道变的扁平化,这也加剧了供应链金融的实际需求。相对典型的案例是,阿里、京东等比较成熟的电商,均针对其供应商及入驻商家以及第三方合作伙伴提供提供低成本、无担保抵押的融资解决方案。
供应链金融与互联网金融的结合,大大提高了商业模式和金融系统的协同性,包括供应商协同,生产企业的生产协同,还有资金流和物流的协同。有了这些互联网金融的技术手段之后,通过这种链接的手段,各要素连接起来,提高了协同性,使信息变得更加透明,同时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整体性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在互联网的推动下,使得供应链金融真正落地,真正惠及到广大中小企业,诠释了“互联网+”背景下的普惠金融。